
10月28日,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刚刚上任一周,在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面时正规股票配资开户,拒绝了特朗普的要求,决定继续从俄罗斯进口液化天然气(LNG)。美国在盟友之间一向有着很强的话语权,日本过去也大多跟随美国的外交政策走,这次却在能源问题上与美国的要求背道而驰,这一举动让不少人感到惊讶。
日本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拒绝美国的要求?是因为日本变得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立场,还是美国的要求过于苛刻?为什么日本宁愿与美国发生矛盾,也不愿放弃俄罗斯的天然气?
事实上,作为一个资源匮乏的岛国,日本的能源供应几乎完全依赖进口。液化天然气对于日本来说至关重要,它不仅关乎民生,还与工业生产密切相关,发电、供暖、化工等行业都离不开LNG。自2024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,俄罗斯与土耳其、印度等国家加强了能源合作,试图绕过西方的制裁,通过“北溪-2”天然气管道替代方案向这些国家供应能源。美国则联合欧盟推出了“全球能源安全倡议”,要求盟友减少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,转而采购美国的液化天然气。
展开剩余85%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(EIA)的数据,到2025年,美国的LNG出口量同比增长了37%。其中对欧洲的出口占比达到52%,而作为全球第三大LNG进口国的日本,却一直未完全遵循美国的要求。
日本长期依赖俄罗斯的LNG,这是因为自2009年“萨哈林-2”项目投产以来,俄罗斯的LNG占据了日本进口天然气的很大份额。根据日本经济产业省2025年发布的《能源供需报告》,俄罗斯LNG占日本进口总量的8.7%,仅次于澳大利亚(38%)和卡塔尔(22%)。尽管这一比例较2021年的12%有所下降,但仍高于美国(6.3%)和马来西亚(5.1%)。尤其是,日本从俄罗斯进口的LNG中,大约65%来自“萨哈林-2”项目,而该项目由日本的三井物产和三菱商事参股22.5%,其合同价格比市场价低15%,对日本的电力和工业用户而言,具有战略性意义。
在与特朗普的会谈中,特朗普直接提出,日本作为美国的最重要盟友,应当在减少对俄罗斯能源依赖的问题上发挥表率作用。特朗普还援引了美国商务部的数据,表示2025年1-9月,日本从俄罗斯进口的LNG达420万吨,比去年同期增长了8%,并暗示,如果日本继续进口俄罗斯的LNG,美国可能会重新评估对日本的LNG出口优惠条款。
高市早苗回应时,首先提到了日本能源供应的现状。她提到,2025年夏季,由于极端高温,东京电网负荷突破历史峰值,而此时日本的LNG储备量仅能维持12天,远低于国际能源署建议的30天安全储备线。她强调,如果突然停止进口俄罗斯LNG,日本可能面临电力供应中断的风险,这将引发社会动荡。
她进一步指出,能源转型是一个长期过程。根据日本政府2024年发布的《绿色增长战略》,到2030年,日本计划将可再生能源的占比从目前的22%提升至36.8%,但即便如此,化石能源依然会占据52%以上,其中LNG的占比预计达到25%。她表示,在可再生能源完全替代之前,LNG的稳定供应依然是日本经济运转的基础。
对于美国要求增加LNG进口的建议,高市早苗提出了具体质疑。她表示,根据日本石油天然气金属矿物资源机构(JOGMEC)的计算,美国LNG到岸价格比俄罗斯LNG高出23.8%,而且美国LNG出口的终端多位于墨西哥湾,运输到日本需要绕过巴拿马运河,航程比俄罗斯LNG长40%,这增加了供应链的风险。她总结道,日本需要的是多元化的供应渠道,而非单一依赖某个国家。
高市早苗的回应反映了日本能源安全面临的客观约束。首先是地理与资源条件的限制。作为岛国,日本99%的能源依赖进口,且国内没有大型的油气储备。根据日本经济产业省2025年的数据,日本LNG储备设施的总容量为1200万吨,但实际储存量只有850万吨,仅能满足全国25天的需求。这种“低储备、高依赖”的结构使得日本对能源供应中断异常敏感。
从经济角度来看,日本的电力公司普遍采取“成本加成”的定价机制,LNG进口的价格会直接反映到电价上。根据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(IEEJ)的模拟,如果日本停止进口俄罗斯LNG,年均电力成本将增加4.2%,而制造业的电力成本将增加6.8%,这可能会削弱日本在半导体、汽车等高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。
在俄乌冲突中,日本采取了“经济制裁与能源合作分离”的策略:一方面,跟随美国对俄罗斯实施金融制裁,冻结了俄罗斯央行在日本的资产;另一方面,仍然保持“萨哈林-2”项目的运营,确保能源供应。这种做法旨在避免与俄罗斯彻底断交,同时保留未来改善关系的空间。2025年9月,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曾公开表示:“日本是俄罗斯在亚太地区的重要能源合作伙伴,我们尊重日本的能源选择。”
高市早苗的表态引发了国际能源市场的波动。10月29日,东京商品交易所的LNG期货价格上涨了3.2%,创下三个月来的新高。荷兰国际集团(ING)的分析师指出,“日本拒绝完全停止进口俄罗斯LNG,意味着全球LNG市场将保持多元化的格局,美国LNG独大的局面难以形成。”在欧洲,德国经济与气候保护部发言人表示:“日本的决定凸显了能源转型的复杂性,欧洲需要从中吸取教训,避免实施‘一刀切’的脱俄政策。”而俄罗斯能源部长舒尔吉诺夫则表示:“日本的选择证明,理性最终会战胜政治压力。”
高市早苗的表态,本质上反映了日本在能源安全与主权独立之间的权衡。作为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,日本深知“能源即生命线”的重要性。此次拒绝美国的要求,既是为了保护国内经济利益,也是为了重新划定“盟友义务”和“国家利益”的边界。
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,这一事件反映了全球能源格局的深刻变化。随着美国从“能源进口国”转变为“能源出口国”,其对外能源政策逐渐由“市场导向”转向“地缘政治导向”,要求盟友配合其战略目标。而日本、欧洲等传统的能源进口国,正在努力在平衡美俄关系、控制能源成本和保障能源供应之间找到新的出路。这场博弈,可能会重塑未来十年的国际能源秩序。
发布于:天津市天牛宝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